三十而立,勞碌半生,六十而退。香港這都市,常說勞動力不足,很多企業在員工登六後,逼使員工喔「自願退休」。但其實這班銀髮老友記,每位都是不可多得的員工,他們仍有工作能力,態度認真外,更是臥虎藏龍,個個都身懷絕技。我們的老友記計畫,正正希望這班充滿活力、充滿能量的銀髮族發展所長。我們這兩年來的招聘活動,每次都有過百位應徵,證明了計畫的重要性外,也向社會說明了老友記勞動力的需求。礙於規模所限,我們每期聘請的最多也只有十數位,但我們也希望率先走前一步,鼓勵社會與其他企業一同努力,為退休的銀髮族提供機會。人生跑道,不止於此。新加入的老友記已於不同分店,運用他們的才能服務大家。而我們BEANS辦公室最近亦加入了老友記同事,為我們擔位後勤工作及支援。我們希望用人唯才,為不同老友記提供多元化及何時的工作機會。現在辦公室的老友記會協助我們處理文書工作,他們非常細心,有時能幫我們找到不足之處,更會主動反建議我們另一種做法。老友記認真又投入的工作態度,十分可敬。今次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新加入的UNCLE RAYMOND。「我不是退休,只是轉換人生跑道」UNCLE RAYMOND說。此話所言甚是,很多人勞碌半生於同一類工作,退休後便停下來,人生不應如此,你的下半場,現在才是正式開始。UNCLE RAYMOND於80年代從事設計,那是PHOTOSHOP還未出現的年代,他說當年入行做設計是個冒險,要知道設計業在香港從來都不吃香,何況是在80年代。UNCLE RAYMOND曾於九倉旗下工作,當年設計是「人手」作為,他曾為公司設計一套字體及負責公司文件如招股書等排版。及後自行開設計公司,更幫助很多學校設計校徽,均是人手繪畫設計,或許你學校的就是出自他的手筆記。其後更負責婚禮、展覽、政府活動等設計及製作工作。開啟人生下半場一直到了三年前的疫情,所有活動停辦,一下子令他生意銳減,但這反而成為他反思人生的契機,UNCLE RAYMOND說:「這幾十年來一直忙於生意,沒有停下來,疫情下反而令我慢下來,令我又更多時間為自己、做自己想做的東西。」所以疫情下他順勢「退休」,慢慢放下生意,開啟人生下半場。他十年前開始化學,從此愛上,退休後心想「為何不自己帶團出發,不用給別人賺,自己也可以寓工作於娛樂」,及後考取了導遊牌,疫情下雖沒有正式從事導遊工作,但也帶了兩團「自己友」。這兩年他也考取了密閉空間工作許可證,曾到中電廠房從事兼職維修工作。最後來到BEANS,成為了我們的老友記。UNCLE RAYMOND的人生下半場更加精彩,在各個地方實現了他的自我價值與體現,希望他在BEANS也繼續發光發亮。...

南亞守護者 穿上筆直西裝的Azeem Yakoob(Jimmy),走在大南街近北河街一段,有南亞巷之稱的一帶,兩旁有20間南亞店︰巴基斯坦、尼泊爾、印尼舖,份外熟悉。他鄉遇故知,受法律訓練的他,眼中不同少數族群都是一家人。住在九龍區的他,放工,不時過來見見朋友,看看有否求助,需要法律的協助,再打道回家。南亞巷的街坊及店主都稱Jimmy 為「老闆」,不是他的家財,而是學識和樂於助人,只有南亞朋友有難,他就樂意協助。 巴基斯坦裔的Jimmy從小與同學立志投身法律,2011年在港修讀法律,完成文憑, 2013年開始用知識幫助南亞朋友,四年前找到大南街,開始時,他並不認識這裏的人,後來慢慢了解,跟街坊變成朋友,談天。找他幫助的人,大都是受歧視、基層南亞朋友,大多因為語言不通令執法者產生誤會,而熟悉英語、旁遮普語、烏都語和廣東話的他變成街坊的盲公竹。 懂得法律可幫助同鄉,卻改變不不了大局。面對變化,他目睹不少人移民,他仍心繫香港,「香港係我屋企」一句常掛在口邊,幫助跟他一樣的少數族裔,香港不只一種顏色,讓不同朋友安心住在香港,留住多元化的文化。 三代的巴裔香港人 Jimmy家族跟香港關係,比部份本地人更深厚(起碼比筆者家族更有歷史)。祖父於1934年,來港當兵,而父親在港開店。他在巴基斯坦出世,但對香港絶不陌生,每年夏天會過來探望父親,17歲完成中學後,在香港升學。而對他和同鄉來說,香港讀書很貴,能讀大學的同鄉不多。 他坦言,像他一代的巴人青年多因經濟問題,來港後都投身地盤等藍領工作。 像他有機會接受大專教育,同一代人之中,不算太多。投身法律,更鳳毛麟角。 生活中,他深深感受到歧視,卻得不到幫助。他取得本地法律文憑,本來想繼續進修,但法律學位課程只讀了一年,因為學費很貴,也不容易找到實習機會,無奈放棄。而他自知不懂讀寫中文較蝕低,曾經發過過百封求職信,但未獲面試。 未能完成法律學位,他只有退而求其次,繞一大圈,再次追續夢想。他只暫時放棄當律師,改當法庭和警局翻譯,亦時有義務協助同鄉處理法律的問題。除了法律知識,Jimmy亦幫街坊,找社工,尋當值律師,「教佢哋點樣解決問題。」 文青街vs南亞巷 不同國家在南亞巷走在一起,一街之隔大南文青街,有如世界之遙。 他笑言只跟同事走到文青街一次,但沒有真正嚐過當地咖啡,而花30至40元買咖啡,不及在巴國超市只花7元買一杯馬沙拉奶茶來得吸引。 一步之遙,不單族群,也涉及收入。多元社會,各有特色,現實上,保留少數社群,卻不簡單,需要官方的資源,更要有心的人,維繫社群。 疫情打擊下,少數族裔首其中,他們不少以散工業為生,像Jimmy的法庭翻譯工作,幾近停頓了。再大的難關,Jimmy也堅持回到南亞巷,幫助同鄉,實踐法律知識。 香港改變了他,他也希望留在家中,活出意義。當不少朋友選擇離開,有否像Jimmy般追逐自己的夢想呢?...